全国配资公司
介绍语:刘红丽,深圳学前教育“拓荒探索者”之一。在深圳南山,有一棵见证了四十年光阴的宫粉紫荆树。它的根系深扎在特区教育的土壤里,枝干上摇曳着两代人的童年记忆——树下奔跑的孩童换了一拨又一拨,不变的是树影里始终跳动着的“敢为人先”的拓荒精神。这所与深圳经济特区年纪相仿的幼儿园,用四十年 “微缩史”,刻下了一座城市的学前教育年轮。刘红丽参与了深圳之窗“我的深圳我的城”网络故事征集活动予以投稿,如果你也想投稿,欢迎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!邮箱:3659477995@qq.com
深南大道的车水马龙里,很少人记得1985年的南头。
骑楼缝隙里漏下的阳光,照亮了南山区第一所公办幼儿园(南山区机关幼儿园,下面简称:机幼)的诞生现场——没有红毯剪彩,只有七名教职工把几十张课桌搬进了两间民居。
“刚开园那会,教学用的彩色卡纸和积木是老师们用工资买的;园舍老旧,首任园长便带头刷漆翻新;男老师还连夜锯水管搭滑梯。”现任园长刘红丽翻出老照片,当时深圳还在“三天一层楼”建设国贸大厦,机幼在首任朱园长的带领下,开始了“教育基建”。
南山区机关幼儿园旧址
千禧年的国庆节,机幼在第二任李园长的组织下上演了一场“自行车大迁徙”。年轻女教师们骑着自行车,驮着柜子和玩教具,一趟又一趟地碾过深南大道尚未干透的沥青,斑驳车铃声里既有筚路蓝缕的艰辛,更有“搬新家”的雀跃。这年按现行汇率计算,深圳GDP突破200亿美元,城市基建从“铺摊子”转向“提品质”,而机幼也在前海花园的新园舍里,嗅到了教育基建的新机遇。
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现址
“在科技课上,老师拆了收音机,供孩子们研究其零件,只因孩子问了个问题:为什么磁铁只爱铁?”这种 “硬核” 探索催生了第一代科技资源包。就像深圳在科技园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,机幼在新园舍里搭建起“科技教育实验室”,这些探索被记录在专著《插上科技教育的翅膀——幼儿园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探索》里,何尝不是特区幼教的“技术白皮书”?
2012年某个凌晨的教室,肠粉凉透了,争论还在继续:“自主游戏要不要设规则?” 第三任杨园长突然拍桌:“走!带你们看星星去!”
在顶楼天台,她指着蛇口港的灯塔说:“教育不是把孩子照成同一亮度,是让每艘小船都找到自己的航道。”这番话后来成了机幼“自主探索”课程的注脚。
此时深圳已跻身“万亿GDP行列”,城市基建开始讲究“人性化设计”,而机幼也在700 平方米的天地里,建起了“小厨房”“编织区”等科技长廊8个专题操作空间。就像深圳用春笋大厦的高度丈量城市野心,机幼出版了专著《以科学教育助推园本课程建构》,象征着特区幼教的专业海拔。
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科技节
机幼的发展之路就像一个人的成长,途经懵懂、探索、改革、收获四个阶段。
世上本没有路,幼教先行者们以“敢为人先”之态,内修外拓,用“深圳人”的韧劲儿,让机幼实现了“区→市→省一级示范幼儿园”三连跳。
光芒的背后,是76万人次观看的“幼有善育鹏城论坛”专场,是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肯定,更是深圳教育“走出去”的自信——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上,团队分享的“点亮好奇心”理念,让世界看到深圳学前教育的温度与深度。
站在机幼前庭院的宫粉紫荆树下,现任园长刘红丽常想起那个用自行车驮柜子的清晨。40年里,机幼的教育基建从“解决有无”到“追求品质”,恰如深圳从“速度时代”到“质量时代”的转型。现在的机幼已从“两间民居”裂变成覆盖8所园区的教育集团,期间培育了近万名孩子。
就像当年蛇口工业区用铁丝网划出改革试验田,机幼曾用油漆桶和彩色卡纸,在教育荒地上画出了特区学前教育的“先行示范区”。时至今日,机关幼教集团8所园的“星座列阵”从南头半岛亮起,光芒照进前海自贸区、辐射超总部基地,它证明了:最好的教育基建,从来不止于砖瓦木料,更在于以“好奇心”为基点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“航道”。
今日互动话题
看到这里,你是否已经积攒了千言万语想与窗妹、与深圳诉说呢?
这一次,我们郑重向每一位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朋友发出诚挚邀约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,深圳市互联网行业联合会指导自媒体“深圳之窗”策划开展2025年“我的深圳我的城”网络故事征集活动,面向全社会征集个人与深圳的故事,广泛挖掘最真实、鲜活、富有生活质感的素材。
欢迎每一位与深圳有故事的您快快找窗妹报名。邮箱:3659477995@qq.com;征集格式包含主题方向、关键词、1500字内容梗概、与内容相关的图片、故事提供者姓名及联系信息。
广瑞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